[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365bet网址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瑞安与瑞安吴氏纪略
作者:吴义者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7-12 |社区|留言|评论|微博|交流|字体: | 投稿
    瑞安简略
    一.瑞安概况
    瑞安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陆域面积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2015年12月25日,瑞安市行政区辖,设置一核、四区(功能区),12个街道、9个镇、2个乡,28个社区、18个居民区,覆盖910个行政村。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9.16万人。
    瑞安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开始置县,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称,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清代朴学大师孙诒让、叶适等就是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瑞安为东瓯古邑。最早于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聚落。夏、商、西周、春秋为扬州之域瓯地。其后受时局变化,朝代更迭,行政所属动荡变化,直到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始建县治,迄今为止已有1770多年的悠久历史。
    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南境置罗阳县,属会稽郡,设县治于北湖鲁岙(西岙、河埭桥一带),为瑞安建县之始。
    太平二年    (公元257年),罗阳县属临海郡。
    宝鼎三年     (公元268年),改罗阳为安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改安阳为安固县。
    太康四年     (公元283年),析安固境南横屿船屯及其南境为始阳县(今平阳、 苍南、泰顺一部)。
    东晋太宁元年 (公元323年),安固县治迁邵公屿。
    隋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省横阳入安固县,县属之。
    开皇十二年   (公元592年),省安固县入永嘉县。
    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析永嘉县置安固、横阳等4县。
    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省横阳入安固。
    大足元年     (公元701年),复析安固置横阳县。
    唐天复二年   (公元902年),安固改瑞安县。
    南宋咸淳元年 (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统瑞安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两浙东路改江淮行省,瑞安府改为温州路,县属之。
    元贞元年     (1295),以瑞安县超五万户升州。
    明洪武二年   (1369),降瑞安州为县。
    景泰三年     (1452),置泰顺县,割瑞安义翔乡5都12里属之。中华民国35年(1946),置文成县,析瑞安西部大峃、龙凤、金樟、峃口等10乡属之。
    1949年5月10日,瑞安解放;5月14日,成立瑞安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9月5日,瑞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5年10月,改瑞安县人民政府为瑞安县人民委员会。
    1955~1957年,北麂、北龙二乡曾—度划属洞头县。
    1958年10月14日,文成县并入瑞安县。
    1961年8月10日,文成县从瑞安县内析出。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迁到仓前街134号。
    1969年1月,改瑞安县人民委员会为瑞安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撤瑞安县革委员会复置瑞安县人民政府。
    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文件4月15日下达,7月1日召开撤县设市庆祝会,全市即日启用新印鉴)撤县设市(县级),管辖范围不变。
    1949—1996年,瑞安市(县)先后隶属温州军事管制。
    1999年1月,市人民政府从仓前街搬迁到安阳新区新市政大院办公。
    2001年仙岩镇、丽岙镇划属温州市瓯海区,塘下梅头办事处划属温州龙湾区。
    2011年4月15日,瑞安市行政区辖,设置一核、四区(功能区),5个镇、10个街道,111个社区、37个居民区、910个行政村。(以瑞安为核心:安阳新区、滨海新区、江南新区、北市区,为4个功能区。原有37个乡镇街道,调整为5镇,10街道:即塘下、陶山、湖岭、马屿、高楼5个镇;安阳、玉海、锦湖、东山、上望、莘塍、汀田、飞云、仙降、南滨10个街道)。
    2015年12月25日,瑞安市行政区辖,改设一核、四区(功能区),12个街道、9个镇、2个乡,28个社区、18个居民区、910个行政村。(以瑞安为核心:安阳新区、滨海新区、江南新区、北市区,为4个功能区。瑞安市辖,安阳、玉海、锦湖、潘岱、东山、上望、莘塍、汀田、飞云、仙降、南滨、云周12个街道;塘下、陶山、桐浦、湖岭、林川、马屿、曹村、高楼、平阳坑9个镇;芳庄、北麂2个乡)。
    二.瑞安至灾
    “乾道大水”致“浮尸蔽江”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农历八月十七,狂风暴雨袭击浙江南部,与天文大潮形成风、暴、潮三碰头,灾害之烈,损失之巨,在温州、瑞安等多个地方的史志上均有记载。
    据《宋史•孝宗纪》和《宋史•五行志》记载,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溺死2万余人,江滨一带还有7000余具尸体。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八月十七日,台风挟带大暴雨,山洪暴发,夜潮倒涌入城,四望如海,漂盐场,覆海舟,拔树倒屋。潮退浮尸蔽江,稻禾不留一颗,幸存者十之一。”
    《乾隆瑞安县志》卷十《杂志•灾变》记载:“乾道元年饥,二年秋八月海大溢,人溺死殆尽。先是温州海门有蛟出,既而塔头陡门吼三日,海上浮钱。有一父老识之曰:‘海将鬻人,风潮必作矣’,已而果然。”《灾变》里说:天要惩罚人,人也没办法。
现在温州永中街道坦头村峰门山坡的石壁上,还有一艘阴刻帆船,下刻隶书“乾道二年水满此地”8个字,就是这次大灾难的见证。民间尚有“水满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的俗语,说的也是这次大水灾。
    如果用现代气象术语,这次大水灾是狂风、暴雨、天文大潮同时遭遇的风、暴、潮三碰头,是一起特大自然灾害。这次特大水灾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如何呢?我们仍可以从文献资料中找到大概。据《叶适年谱》的记载,少年时叶适住在瑞安,乾道二年,叶适正17岁。这期间,“两浙大水、旱蝗,江东大水”,叶适一家因大水家产荡尽,叶适无定居,飘泊于瑞安、永嘉之间。
    乾道二年大水发生之后,瑞安沿海一带荒无人烟,西部幸存百姓居无定所,漂泊过日子。尽管如此,瑞安的受灾情况比起浙南的其他地方,可能还略微好些。数年后,外地各姓人口陆续迁入瑞安,闽莆田、漳州、长溪赤岸大量迁入。也是历史之最的从福建长溪赤岸大迁徙。
      瑞安吴氏简略
    一.瑞安吴氏情况
瑞安吴氏迄今一千多年历史, 绝大部分从长溪、赤岸一带,陆续入瑞繁衍生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唐末至五代时期,黄巢起义和闽王争夺,相互攻杀,闽人纷纷避乱北迁;第二阶段: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海溢,温州沿海一带遭大海溢,死者甚众,温州知州传檄福建移民,以后数年,闽人北迁甚众;第三阶段,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福建霞浦、莆田、漳州(古称闽长溪赤岸)一带入瑞较多。瑞安吴氏由延陵、渤海两大郡望。延陵郡人口占五分之四、渤海郡人口占五分之一。祖源有五大支系:延陵郡畦公系、祭公系(华公、远公后裔)、允公系、进公系,渤海郡则茂公等支系。其他宗支:伦清公、太乙公等。共40多支宗族,吴氏宗祠34座,分谱70多份,分居100多自然村,人口五万二千八百多。
    二. 建吴会编通志
    1.创建“瑞安吴会”
    瑞安吴氏族人,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丰功伟绩,自2012年1月7日,宗族代表自发组织成立“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由于各种条件、思想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正常运转。直至2013年11月9日,各地吴氏宗亲代表在汀田街道金后吴氏宗祠,正式成立“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自“筹备会”成立之日起,历时六年多时间,通过宗族走访、大小会议及座谈会100多次。宗亲们从陌生到相识,从不理解转为关心与支持,步伐快速发展,大大挖掘吴氏族人的财力、智力。启动编修《吴氏通志》的相关程序,制订捐资入册档次等方案。编辑《通志》资金筹集问题,研究会班子人员带头捐资,充分表现感恩祖德、共祖同源的浓厚宗情。宗亲们慷慨解囊,不但解决编辑《吴氏通志》资金问题,并为瑞安吴氏办公活动场所也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并建立“瑞安吴氏宗亲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聊的平台,使大家对瑞安吴氏的发展、财务收支等情况,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深受大家支持与配合,增强了吴氏族人的深厚感情。
    2. 编纂《吴氏通志》
2014年6月22日成立《吴氏通志》编委员,6月28日正式开工编纂。编委成员每逢双休日,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都到汀田金后办公室上班。大家都无偿奉献,上班午餐15-20元/餐,所有参与搜集资料的人员,都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严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费用,尽量控制不必要的外出参加各类会议,大家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将《通志》编写成功。资金支出都有经手人、证明人,财务收支有监督成员。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随时接受研究会、宗亲代表和财政部门监督,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2017年5月底止,共收捐资人民币130多万元,70万元银行存定期。2012年1月至今,六年多来开支40多万元(其中,大、小会议餐费、资料费、办公用品、上班午餐、慰问、匾额、外出搜集资料路差费、赞助费、一期《吴氏通志》印刷费、赴各地竭祖归宗车油费、香油赞助费、六年多来个人参加编纂《通志》旅差费等等)。由于费用的节省,资金筹集将大大超出预计目标。除完成二期4000套《吴氏通志》印刷费外,仍多余资金在70万元以上,准备购买瑞安吴氏办公及活动场所,计划在《通志》落成后实现,到时候量力而行。
    三.明宗系扬祖德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建立,标志着:瑞安吴氏族人找到了祖源、拥有了自己的家族、拥有了宗族活动团体。象征着:千百年来“瑞安吴氏文化”发展步上历史的台阶。历来皇朝、政府或党派,都有改朝换代盛衰时期,唯姓氏宗族的血缘,永远与世长存。编修《吴氏通志》的宗旨是:对吴氏的渊源、世系、迁徙、文化、人口等情况,进行大普查、大疏理、明昭穆,将瑞安吴氏代序统一排行。编修《通志》就是尊宗敬祖,承前启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通志的问世,再现吴氏先贤崇高品德和丰功伟绩。更加增强宗族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将吴氏祖先三千多年至德文化发扬光大。
    四.沥艰辛垂青史
    编辑《吴氏通志》期间,编委成员对瑞安各地吴氏宗族资料搜集,本着尊宗敬祖,对照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及相关网络文献资料,尊古详今、认真考究、订正,慎重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历史名人辈出,宏扬前辈们辉煌业绩和光辉形象;查县志近代名人,为中华民族作出很大的贡献;看今朝有更多从政、从医、从教、工农兵、商企等社会各界人士。瑞安吴氏族人在古今史上,有很高的声望,大家觉得非常自豪!也发现部分宗谱中存在不足,如:世系混乱、代序误差、祖地不明、无源宗谱、年龄颠倒、一谱多祖等等现象,都要逐个推理审次。针对部分误差的宗支,“编委会”组织相关宗族代表,到闽省相关祖地及温州相关县市宗族进行核对、取经、学习,并带来相关信息资料。办公室几位编委成员,认真、反复进行探索。特别是年已90岁高龄的吴顺录前辈,老当益壮、无私奉献。还有瑞安吴氏各片长、宗长、代表等。大家都不计报酬辛勤付出,这些宗族观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经过三年多编委成员共同努力,汇集其他省(县、市)已编成的通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益求精。《瑞安吴氏通志》编成一部,精致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引人注目一流和独特著作,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在瑞安吴氏宗族中,大部分宗谱续修,有少数宗谱年久失修。为了理顺各宗支的祖源,“编委会”多次组织相关宗族代表,赴闽省相关县市及温州相关县市区进行寻宗访祖。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共找回在唐宋元明清时迁徙失联的五支祖源,瑞安吴氏各宗支系,终于理清祖源,系顺序明。全满完成《瑞安吴氏通志》编辑的目标和任务。于2017年1月底,完成第一期《通志》印刷出版(核对版200本),供各地吴氏宗族宗亲核对、补遗、修整。共收回近70份需要修改的《瑞安吴氏通志》,又收到“瑞安吴氏宗亲微信群”中个人需要修改、增加的资料由:捐资、增资、简历、照片、图片等等微信的资料。吴义者在家利用早、中、晚及双休日时间,半年多来(不分昼夜)进行汇总、整理、重新排版。还在2017年6月10日--6月24日,再次召集相关宗族代表,在瑞安市万松东路207号(罗阳大厦)汉庭酒店309房间(设立临时办公室)二次组织审稿,各宗各村进行一一核对,得到相关宗族宗长、宗亲代表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瑞安吴氏通志》更加完美。计划在2017年10月前正式出版,于2018月元月(农历丁酉年十一月)举行落成庆典……。
      2017年6月


365bet网址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365bet网址  | 我要投稿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没有了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江南巨族始祖吴宣公纪略
    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考略
    吴氏后人重回吴道台宅第 读书报国是吴氏
    福建连城培田村吴氏家风家训
    无锡祖地吴氏宗亲总会给黑龙江省吴氏宗
    健琴大姐心糸侗乡吴氏会
    吴氏宗亲2017年仲雍公祭祀大典
    贵州远口吴氏总祠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扩大
    远口吴氏总祠经济文化发展联谊会简报
    倡议贵州省锦屏县映寨大制公吴氏宗祠进
    “至德堂”吴氏宗谱讲述吴姓由来 家训强
    广岛县吴市推出了自己的吉祥物“吴氏”
    贵州省天柱县举办“晒谱节”晒族谱承家
    甘肃白银市吴氏宗亲迎春茶话会
    2017无锡梅里古都泰伯庙会正月初八(2月
    吴氏六兄弟“造就”六家畈
    无锡东亭将召开“无锡吴氏宗亲联谊会”
    广西三江县吴氏联谊会深入村寨召开吴氏
    贵州万山水眼坪村吴氏家族
    四川第三次吴氏宗亲会致辞
    关于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私自利用远口
    为了吴氏苗族同胞
    在黔东南州至德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
    发表评论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